关于清洁供暖的争论“我给住建部提个意见。既然冬天烧煤对PM2.5影响很大,那北方城市能不能少烧煤,或者改烧油气?”在关于加强城乡污染防治的建议咨询会上,
作为一名来自南方的政协委员,赵光宇在北京的那几天感到很不舒服。虽然房间非常温暖舒适,但有时温度太高。“穿着大衣外面有点冷,穿着衬衫里面还是有点热。如果温度降到16度,可以减少很多煤炭污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作为主办方代表接棒。年前,我从杭州市长调到建设部。刚到北京的时候,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一个关于北方供暖的话题,恰好是浙江“老乡”之间的冲突,引起了在场CPPCC委员的笑声。
仇保兴举了一个例子。大学里,大一新生冬天经常吵架打架。北方人感觉冷,要把温度调高,把窗户封好。南方学生怎么受得了这种热?窗户应该打开。仇保兴直言,“越到寒冷的北方,这种习惯越明显。必须20多度才觉得舒服。北方的这种取暖习惯需要改变,但在实施过程中阻力很大。
除了生活习惯,燃油燃气很难在短时间内取代燃煤供暖。“不要看北京。有时候雾霾天气很严重,但是燃煤污染不是很严重。有的南方人冬天去北方其他城市,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仇保兴解释说,北京近年来在能源替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北京市天然气替代煤炭供热的比例达到70%,也就是说目前有30%的供热能源是由煤炭来补充的。
北京如此高的用气代煤比例,在其他北方城市很难实现。与此同时,这种使用清洁能源的努力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仇保兴说,“在座的各位可能不知道,几年前,北京曾经出现过天然气只能24小时供应的情况。我们不敢让消息传出去,怕引起恐慌,最后只好停了几条街的暖气。
最近南方城市冬季供暖的话题被热议,杭州也有集中供暖的想法。今年2月,在杭十届二次会议上,多位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将冬季集中供热提上日程。但在可行性分析中,我们面临着和北方城市类似的问题:燃煤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燃气缺乏充足的天然气供应,道路下铺设高压供热管网成本过高。
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即使在一些能源储备丰富的省份,供暖也要谨慎进行。仇保兴说:“煤炭资源丰富,但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在新疆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考虑利用储能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供热能源,更多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尽可能减少污染来解决老百姓的供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