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球首款太阳能电动车量产在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全球首款太阳能电动车量产在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每日简报 6月27日简报新鲜事 每天一分钟 了解新鲜事!
6月27日简报新鲜事每日一分钟,了解新鲜事!
-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居世界第一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11234.1万人,继续稳居世界首位。这一数据彰显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
- 我国四成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
我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四成以上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这体现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完备性和制造能力的强大。
- 上海向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
为保障养老机构的稳定运营,上海决定向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每户机构的补贴上限为300万元。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 农机购置补贴新政体现效率导向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迎来新变化,采取“先作业后补贴”的方式,旨在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这一新政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 北方入汛来最强降雨开启
北方地区迎来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强降雨自西向东展开,波及十余个省份。相关部门已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国内油价下周二将迎下调
在连续上涨十几次后,国内油价终于迎来下调。据预测,加满一箱油或将少花11元。这一消息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 坐火车禁止限制携带物品有新变化
铁路部门对坐火车禁止限制携带的物品进行了调整,其中携带的充电宝单块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Wh。这一变化旨在保障旅客的安全和列车的正常运行。
- 北京今年首期普通车摇号结果出炉
北京今年首期普通车摇号结果已经出炉,超过6成的指标被无车家庭摇中。这一结果体现了北京市在解决交通拥堵和市民出行需求方面的努力。
- 全球首款量产版太阳能汽车路测
全球首款量产版太阳能汽车已经开始进行路测。这款汽车采用太阳能作为动力源,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它的出现有望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已在研发中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公司正在研发凝聚态电池。他认为,只有通过创新整合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一消息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二、12月开始生产 Mustang Mach-E排产在即
[汽车之家 新能源]? 日前,据外媒报道,Mustang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Mach-E的订车用户收到了福特的邮件,其中表明了新车具体的生产日期,最早为2020年12月7日,不过邮件中并没有提到Mustang Mach-E确切的交付时间。
Mustang Mach-E最早在2019年的洛杉矶车展上发布,也曾在2020年北京车展上亮相,预计会在2021年来到国内。目前新车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已经开启了预定,包括GT车型在内共有5款车型,北美起售价为42895美元(约合28.7万元人民币)。根据早前公布的时间表来看,北美用户的车型会在2020年夏季开始排产,2020年年底开启交付,但由于疫情影响,Mach-E的排产计划被推迟,不过从此次用户收到的邮件来看,新车预计会在12月初开始生产。
Mach-E是Mustang旗下首款量产的纯电动且可选四驱的中型SUV,新车在传承了Mustang家族的设计语言时也做到了时下电动车所流行的干练与顺滑,细节适当且耐看。动力部分,搭载了75.7kWh和98.8kWh两种容量的电池,拥有后驱、四驱等多种动力组合,EPA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370-480公里不等。(消息来源:electrive;编译/姜田双)
三、重磅!全球首辆钠电车型正式下线
全球首辆钠电车型已正式下线
12月28日,孚能科技全球首辆钠电车型下线仪式在江西南昌江铃集团新能源能量工厂隆重举行,标志着全球首款钠电车型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展示了孚能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交通电动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钠电车型介绍
此次下线的钠电车型为江铃易至EV3(青春版)251km版本,是孚能科技与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合作的首款钠离子电池纯电A00级车型。该车型可满足年轻一代日常上班代步、跨城出行等多样性场景需求,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轻快出行,安全无忧”的舒适纯电出行生活。
二、钠离子电池技术优势
孚能科技钠离子电池产品采用层状氧化物+硬碳的技术路线,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低温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等优势。
- 能量密度:目前已投产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在140-160Wh/kg之间,能够满足新能源乘用车、二轮车等应用需求。
- 安全性能:电芯已通过针刺测试,以及过充、过放、挤压、泡水等多项测试,电池包亦达到了NO TP标准,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
- 低温性能:零下20℃放电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1%以上,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低温环境续航里程低的问题。
- 循环寿命:可满足新能源乘用车、二轮车的需求,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孚能科技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孚能科技将于2024年带来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160-180Wh/kg;2026年,产品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至180-200Wh/kg,以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此外,孚能科技还在预研普鲁士蓝、聚阴离子等其他技术路线,以丰富钠离子电池的产品体系。
四、钠离子电池的市场前景
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可推动行业整体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实现国内锂资源供应独立自主。相比锂资源,钠资源储量丰富得多,中国作为全球钠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可以有效缓解国内锂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据起点研究院(SPIR)预测,2024年将迎来钠离子电池的真正量产元年,头部企业出货可达GWh级别。到2025年,钠电池在储能领域出货量将达到13GWh,到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280GWh;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5年出货量达到5.5GWh,到2030年出货量达到105GWh。多因素驱动下,钠电市场前景广阔。
五、钠离子电池对用户和行业的影响
对于终端用户群体而言,钠离子电池具有当前化学体系更出色的低温性能,可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低温环境续航里程低的问题。此外,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经济性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场域的产品选择。
在新能源领域,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将推动行业整体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进而实现国内锂资源供应独立自主。同时,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和磷酸铁锂有一定重叠,有望取代部分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在二轮车、三轮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在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之间实现了性能和成本的平衡,有望取代铅酸电池。此外,在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对成本敏感、安全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中,钠离子电池也有望成为锂电池体系的重要补充。
综上所述,全球首辆钠电车型的下线标志着钠离子电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行业量产在即。孚能科技作为行业先行者,将在这次机遇中抓住先机,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球首款太阳能电动车量产在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球首款太阳能电动车量产在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