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光伏玻璃篇

admin 2022-10-24 公司新闻 519 0

PV-PV  Glass章节/简介:正文内容包括作者的思考、笔记和部分优秀同行观点的摘录。所有文章均为作者一段时间后的记录,不作为推荐或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光伏玻璃有三大功能:透光、强度、耐腐蚀。同时对“耐冲击、耐热、防潮防冻、耐磨、颜色均匀性”的要求也比普通玻璃高。普通玻璃生产线不能轻易转为光伏玻璃生产线,光伏玻璃行业壁垒高。目前主流的光伏玻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做“超白压花玻璃”。

光伏玻璃覆盖在粘合膜的顶部。如果只有单面玻璃组件,我们称之为单玻璃组件。如果光伏背板也换成光伏玻璃,说明组件上下两面都是玻璃。我们称之为双层玻璃组件。与单玻璃组件相比,双玻璃组件的发电量更高,寿命周期更长,耐候性、耐磨性、耐腐蚀性更强,这当然对玻璃厚度、制造、运输、安装、维护都有更高的要求。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双玻璃组件的市场份额仅为10%,到2020年,双玻璃组件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30%。有机构预测,2023年,双玻璃模组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至50%。换句话说,未来几年光伏玻璃的需求在攀升,景气度在往上走,而光伏背板有点悬,有被加速替代的风险。

在单个玻璃模组的成本中,光伏玻璃占19%,背板占12%。在双玻璃模块的情况下,光伏玻璃约占模块的38%。

据光伏协会预测,2021-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050 ~ 1,295 GW,其中中国的装机容量将达到355~440GW。也就是说,未来五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平均增长210-259GW(年复合增长率19-22%)。理论上光伏加1GW,需要6.2万吨光伏玻璃。意味着未来五年平均每年需要1302-1606万吨光伏玻璃。

光伏-光伏玻璃篇

据CPIA统计,2020年全球超白压花光伏玻璃产量约为1009万吨,其中中国将生产913.5万吨(约占90.5%),多年来供应端由中国主导。2020年,全球光伏玻璃的消费量约为806万吨,这意味着供大于求。卖方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约1031万吨,2021年全球玻璃产量预计约1058万吨,供需相对平衡,不考虑冷修产能关停和超白浮法玻璃替代。

2020年12月16日,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明确光伏压延玻璃不可替代,有条件放开光伏玻璃产能限制。由于中国光伏玻璃连续多年占据全球90%以上的产能,政策的变化对全球供给端影响很大。根据卖方测算,2022年全球光伏玻璃产量预计将达到1933万吨,超过1302-1606万吨的年均需求。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光伏玻璃产能前六名分别是信义太阳能32%、福莱特22%、彩虹新能源10%、金山金鑫9%、CNBM  9%、CSG  5%。PV的上游是纯碱(48%)、石英砂(25%)、白云石(6%)等。占79%。上游物资充足,不存在供应困难。因此,随着光伏玻璃企业的不断扩张,供大于求似乎成了既定的客观事实。

从产品毛利率来看,第一梯队是信义太阳能、福莱特30-35%;第二梯队彩虹新能源、CSG  A等。20-25%;10-15%的小企业如Amaton,第三梯队。也就是说,份额越大,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越容易获得较高的毛利率。

工业

光伏企业有客户资源壁垒。由于光伏玻璃安装在组件产品上,所以在匹配时会与组件厂商共同验证。组件厂商一旦选择光伏玻璃厂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因为更换意味着匹配度需要重新验证,需要向8机构申请重新8。如果出口需要各国重新8,单个8时间会超过3个月,如果车型多,8时间会很长。此外,如果组件供应商重新选择新的光伏玻璃供应商,还需要做好半年到一年的爬坡供货,还要经过工厂检查、产品测试、8、小批量试生产、中批量采购、批量供货等多个环节。

商业模式:光伏玻璃企业基本全年不间断生产。当订单不足时,他们一般会采用大尺寸玻璃原厂库存和长期优质客户常用规格玻璃深加工产品库存相结合的方式,为长期优质客户准备半成品。

光伏玻璃出售给光伏组件制造商。今年上半年硅料价格飙升,组件承压,导致组件厂商开工率较低,光伏玻璃采购量相对减少。议价能力方面,今年二三季度毛利率方面,行业龙二企业Follette环比下行(龙一港股信义太阳能无具体数据)。由此看来,光伏玻璃企业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弱。

信义太阳能:公司主营太阳能玻璃、太阳能农场、太阳能发电,营收占比81: 19。近五年公司估值中枢20倍。考虑到光伏玻璃行业的供需关系,未来五年的增长大概率类似于整个光伏行业19-22%的年复合趋势增长率。理论上20%中值对应的净利润和PE分别为92亿元和10倍,理论市值为920亿元(即764亿港元)。

福莱特:公司主营光伏玻璃、工程玻璃、家用玻璃、浮法玻璃等业务,营收占比83: 8: 5: 1: 2。它主要是一家玻璃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光伏玻璃。估值体系参考信义太阳能。理论上,公司2025年对应的净利润和PE分别为41亿元和10倍。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