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信息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走廊等有关地段的土建工程须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充分干燥。
机房主要门的大小应满足设备的搬运需要,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具备通风设备。
机房地面平整光洁。
电源已接入机房,满足施工要求。
机房内应有地线排,以便设备地线连接。
机房环境的要求
环境清洁、无尘,防止任何腐蚀性气体、废气的侵入,机房内不允许水、气管道通过,空气调节设备应能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温度与湿度要求。
防尘要求:直径大于5微米灰尘的浓度小于3×10粒/m3,灰尘粒子为非导电、非导磁和非腐蚀性。
机房内需安装空调,设备在长期工作条件下,室内温度要求15℃~30℃,相对湿度要求40%~65%。
噪声:室内噪声≤70分贝
无线电干扰场强,频率为0.15-500MHz时,应不大于126dBv/m;磁场干扰场强应不大于9A/m (相当于10奥斯特)。
空气污染要求:机房内无腐蚀性气体及烟雾,机房内禁止吸烟。
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应有性能良好的消防器材。
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标志。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楼板预留孔洞应配有安全盖板。
地线
地线的具体指标要求:交流配电系统安全地、设备工作地和总配线架防雷地应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 Ω。
终端设备接地要求: 给计算机终端提供交流电源只需火线与零线 ,计算机终端保护地线不得使 用交流配电系统的保护地线,需与交换机GND相连。
总配线架防雷地线要求:能泄放异常情况引起的过剩电荷,满足国标对配线架的接地的要求,外线电缆屏蔽层在总配线架处应与防雷地相连。
接地处理
从接地桩到设备上接地螺杠的连接电缆应采用铜芯,尽可能缩短长度。
所有的接地连接件应加防腐保护。
接地螺杠必须用机械方法加以紧固
安防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对此,《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提出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应遵循的七项基本原则、安全防范三种基本手段和三个基本要素,以确保安防工程的质量。
七项基本原则
安全防范工程在设计时应遵循的七项基本原则如下:
1.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2.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
3.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
4.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5.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保障性要求。
6.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7.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三种基本手段
安全防范三种基本手段包括人力防范(人防)、实体防范(物防)和技术防范(技防),三者之间既各有针对方向,也相互配合。
人力防范(人防)是指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或者人员群体(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
实体防范(物防)是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例如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
技术防范(技防)则是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或者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
三个基本要素
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探测、反应和延迟。
探测(detection)即感知显性风险事件或/和隐性风险事件发生并发出报警的手段。
延迟(delay)即延长或/和推迟风险事件发生进程的措施。
反应(response)即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
在安全防范工程中,这三项基本要素必须做到相协调并满足于公式:(T探测+T反应)
除了三项基本要素之外,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中,也要考虑误报警和漏报警两项要素的存在及处理。即由于意外触动手动装置、自动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操作人员失误等而发出的错误报警;以及风险事件已经发生,而系统未能做出报警响应或指示的漏报警情况。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技术依据?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5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8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8/TI6572—1996
《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8/T367—2001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规范》—8J115—87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