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地热供暖加速发展“地热+太阳能”多能互补备受期待

admin 2022-11-04 行业新闻 543 0

“十五”计划加快发展地热供暖。“地热太阳能”可以互补,被寄予厚望。北极星售电网讯:近期,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地热供暖产业布局。业内人士认为,在十五期间,中国的地热供暖市场将集中释放。

从国家层面来看,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地热供暖的发展也符合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的预期。

自地热能“十三五”规划发布以来,国内地热行业迎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但是,目前我国地热开发仍面临产业发展不协调、管理体制不协调、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对于“十四五”期间地热供暖的发展,业界普遍期待顶层设计的优化,以多功能互补为理念的地热供暖发展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继芳认为,必须加强地热能发展的顶层设计。地热能只是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一员,必须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局中进行规划。他强调了“地热能”的思想,即将地热能与风力、水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类似的发展观也体现在陕西近日出台的相关文件中。陕西住建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和加强地热能建筑供热系统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坚持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技术多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在热电联产未覆盖地区优先发展地热能供热,采用多能联合供热的技术方法开发利用地热能。力争到2021年底,关中地区城镇新增地热供暖面积2200万平方米。

“十四五”地热供暖加速发展“地热+太阳能”多能互补备受期待

地热能是数量巨大的清洁能源,而地下热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中深层岩石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需要“取热不取水”,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

地下含水层储能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地下水源热泵无法有效回灌地下水的好方法。该技术是以地下水为介质,以回灌100%原水为手段,利用地热惯性开发的储能技术。也是跨季蓄热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可以与太阳能系统有效结合。

含水层蓄热装置一般应安装一口冷水井和一口热水井。当夏季太阳能充足时,获得的太阳能热能可以储存在热水井中。在冬天,热水井的热水被泵送去加热建筑物和生活热水,然后抽取的水被泵送到冷水井。

2017年12月15日,由甘肃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等5家单位合作建设的全国首个“地热太阳能”互补供热示范工程在兰州建成投产。该项目集成了深层岩石热利用、太阳能热利用、跨季节蓄热等技术,可以大规模、低成本地持续稳定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清洁能源供暖。

据了解,经过初步运行评估,该项目可满足15000-80节能建筑的供热需求。工程投资折算成每平方米230元-250元供热面积,每月运行费用约为1.9元/。

据甘肃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绿色建筑技术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副总工程师田斌寿介绍,“中深层地热能与太阳能互补供热技术”可以在供暖季节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联合供热,将丰富的太阳能储存在地热井内,在供暖季节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