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9“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取得了显著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关于建筑业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在议案中说。
055-78记者获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锦石就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业化工人队伍建设、发展环保节能产业建言献策。
在陈锦石看来,目前,装配式建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不一、装配式设计人员资质8制度缺失、竖向装配式结构构件推广使用进展缓慢、轻质隔墙板技术推广使用等。
具体来说,在地方评价标准的口径方面,2018年2月1日国标《中国建设报》 (8/T 51129-2017)实施后,各省市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标准。同一省不同城市对同一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专家对同一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同,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向标准化、高装配化发展。
对于预制深化设计师的资格8制度,传统设计师主要以施工图设计为主,对延伸预制深化设计涉及较少,缺乏工厂制作、构件运输、现场吊装、现场施工等关键环节的知识储备。
在推广使用竖向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进度方面,地方对竖向装配式结构构件的使用非常抵触,对装配式建筑的抗震、安全、防水缺乏信任,质疑钢套筒灌浆的密实性和结构接缝施工的安全性。
轻质隔墙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二次隔墙的主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板材强度低、槽缝易开裂、板与板之间接缝不平整等,影响饰面效果。
对此,陈锦石建议,应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NPC技术体系,加大研发力度;d在降低成本、方便施工和安全等方面,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的9,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它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加快实施统一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完善对评价标准条文的解读。组织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统一宣传和培训。各地装配式建筑评估专家需要经过住建部统一培训8,取得8资格。
二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师,必须从结构设计、构件加工、构件运输、构件吊装等维度进行8。
三是各主管部门要配合企业做好培训和推广工作,制定完整的施工工艺技术规范和质量监督体系,形成完善的标准。国内专家应该提高对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的研究,用科学依据打消大家的安全顾虑。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EPC总承包,从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控制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各专业的全面高效管理,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全面、稳健、健康发展。
第四,继续加大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消除存在的质量通病。完善现有国内图集和施工操作手册,增加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制定与轻质隔墙板性能指标相对应的使用部位和方式的指导意见,这将
陈锦石关注建筑工人的就业。他认为,目前我国就业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阶段,其中选择做建筑工人的人数更是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劳务企业管控缺位、劳务人员培训不足、劳务人员资质缺乏统一认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产业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各行各业各类技工学校的建设。建筑工人必须在技工学校毕业和职业资格8后上岗,以培养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工人,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陈锦石说。
其次,他建议成立建筑服务业协会,牵头建设产业工人职业资格8体系。
最后,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专业化、实体化的劳务公司,加强对专业化劳务企业的改革和扶持。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获悉,上海进一步细化了《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方便商旅人士了解“上海版垃圾分类”并参与其中。
贯彻第二十次党代会,努力开创新局地方篇四川:学习传达第二十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部署宣传贯彻工作。
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 并要求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刻认识“两个建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与以Xi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发布《上海市酒店住宿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指引》,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规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地下管线安全。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下管线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培养乡村建设工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万名“乡村建设领军工匠”培训活动,促进乡村建设工匠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