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销两旺

admin 2022-11-03 行业新闻 441 0

今年上半年,保温节能材料行业产销两旺。今年上半年,承接2020年底的强劲需求,保温节能材料行业整体发展相对乐观,行业产销两旺,主要行业运行利润率良好。

上半年岩棉行业整体生产正常,企业生产线基本满负荷运行。年初受集中开工量影响,企业生产效益较好。5月份,市场小幅下跌。

受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政策的影响,高耗能企业尤其是焦炭行业产能减少,价格大幅上涨。化工原料价格上涨,尤其是苯酚价格上涨,酚醛树脂价格大幅上涨,打压了岩棉企业的利润。

2020年新建生产线十几条,产能局部过剩,尤其是河北大城地区,岩棉价格低;而中西部地区岩棉生产利润水平较高,企业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玻璃棉行业近几年稳步发展,2020年和2019年销量基本持平。今年上半年销量稳定,销售价格因区域产能不同略有变动。5月份由于钢材涨价,工地停工,影响了销售。国家已经开始整顿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行业内企业开始进入真空绝热板芯材行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装饰集成板行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20年产量7000万平方米。头部企业亚世创能、立邦、三树占总产量比例较小。该行业迫切需要技术研发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日本、雅士、三树等国内几家大型企业计划在集成板建设大型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气凝胶的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技术能力为美国第一梯队。在很多方面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高于日本和欧洲。

中国气凝胶的年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二,年生产能力近3万立方米,仅次于美国的5万立方米。成交额不足5亿元,与国外成交额相差6至7倍;气凝胶产品在中国的单价和利润率远低于美国企业。中国规划和在建的气凝胶产能超过5万立方米。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鲁花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强势进入,我国气凝胶行业开始形成多元竞争的格局,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营销力度加大,市场的整体接受度也大幅提高。

2020年改性酚醛板销量约6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近25%。上半年改性酚醛树脂销量近30万立方米,销售价格与2020年持平。近两年,在各自地区改性酚醛板企业市场培育的影响下,部分地区改性酚醛板的使用量逐年上升。然而,随着改性酚醛板销量的增加,市场上出现了劣质改性酚醛板。劣质酚醛板专门打价格战,利用超低价格抢占正规厂家辛辛苦苦打开的市场份额。改性酚醛市场再次遭遇劣质产品风波。劣质产品上墙一两年后,改性酚醛板将在市场上再次被否定,改性酚醛板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建立和改进产品生产

受益于冷链和建设双轮驱动的合力:一是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家庭对大冰箱需求激增,冷链外向型贵宾产销两旺。新冠肺炎疫情也带动了冷链物流车和物流箱的强劲增长,优势企业订单不断。2020年,冷链VIP销售额突破20亿元。二是随着“线月”的正式实施,VIP进入建筑市场的技术瓶颈被彻底打开。在绿色节能建筑相关政策的努力下,楼宇VIP已经达到历史巅峰,2020年楼宇VIP销售额将超过30亿元。深入分析国内VIP专利发现,从“十二五”开始,发明人和申请人数量急剧增加,从“十三五”初期到最近,说明VIP仍然是蓝海而不是红海。

近年来,我国保温行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去产能、补短板、调结构、稳增长、增效益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行业仍面临以下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部分行业局部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大多在60%至70%之间或以下,淘汰落后产能手段有限,企业数量多,运行效率低,节能减排和行业集中度低,仍是行业发展和治理的主要问题。

二是新型保温产品发展缓慢,因为缺乏技术研究和创新,导致替代功能弱,市场替代和替代不足,缺乏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化和配套化的问题。危机感弱、站位低、规模稍大或实力较强的企业,都有“小富即安”的思想。

今年上半年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销两旺

三是行业自律和治理的基础和机制尚不稳固,缺乏宏观调控政策和引导,缺乏标准制定,导致治理被动,成本高;新旧动能转换滞后,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相对落后,传统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仍占主导地位,新的发展方式和市场资源配置主导的商业模式较少,经济活力不足。

四是不少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乏力。多年没有新的增长,少数行业处于萎缩状态。行业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有序培养方式亟待改善,企业科研手段短缺,检验检测条件不足,产学研结合程度不够,协同创新动能不足,科技引领的发展模式尚未形成。

五是不少企业节能减排与社会进步仍有明显差距,行业节能环保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十分尖锐。这些问题需要全行业高度重视,在“十四五”工作中深入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一些核心专利被国外垄断,制约了国内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就需要业界另辟蹊径,研究掌握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比如气凝胶生产和应用的一些核心专利都是国外拥有的。目前,我国在材料制备的原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复合应用等方面产生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如果在更高层次上规划,可以形成包括生产设备在内的核心专利池,有效应对国外专利垄断。

第七,行业内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差,市场认知度不高。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十四五”期间,国家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都需要庞大的建筑材料作为保障,保温节能材料也不可或缺。房地产方面,中央短期内明确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调控以“稳”为主,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强劲。因此,保温材料的刚性支撑需求预计在“十四五”仍将持续。

二是“国内大流通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战略,为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发展机遇。Xi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十四五”时期,随着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推进,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建筑保温行业和创新链的保温产业链将深度融合,模式创新将不断加强,供应体系对内需的适应性也将不断提高。将推动保温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全面发展。

第三,绿色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环保的要求逐步提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为保温材料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十四五”期间,通过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主要废弃物,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第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拉动效应。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温室气体的增加,对生命系统构成威胁。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建筑中工业设备的节能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温材料是建筑应用和工业设备管道节能的重要保证。他们也必须是国家“双碳”标准的重要推动者,是保温节能的重要契机。

本文由署名为的作者或组织上传并发表在论文中澎湃湃".仅代表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论文观点或立场。论文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发布平台。请通过计算机获取申请号。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

扫描加好友